18993143860  13919359007   

行業動態
項目案例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幾木首頁 > 行業動態 >

蘭州園林設計 掠奪性經營威脅草原保護紅線

時間:2018-12-18
來源:網絡
作者:蘭州幾木園林設計
人感興趣

中國園林網12月11日消息:草牧場的承租方進行掠奪性經營或過度打草、私挖濫采野生藥材和植物破壞草

中國園林網12月11日消息:草牧場的承租方進行掠奪性經營或過度打草、私挖濫采野生藥材和植物破壞草場、人口多草場少的矛盾在一些牧區日益突出、牧民減畜轉產面臨諸多困境……記者近期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地牧區了解到,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牧民補貼和草原生態保護的力度,效果日益顯現,但近幾十年來牧區人口過快增長、牲畜頭數隨之增加,遠超出草原自然承載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草原退化沙化。一些地區還出現流轉草牧場無序放牧、打草過度,違法采挖碾壓草原,有效監管缺技術、少人員等新問題。

流轉草場超載過牧違規打草亂象難除

記者在內蒙古一些牧區采訪了解到,草牧場承包經營權流轉規模日益增大,流轉對象日趨多元,一些草牧場被轉包出租后,承包或承租方進行掠奪性經營,對草原生態造成破壞。

草原監管部門每年都下大力氣對破壞草原生態的行為進行打擊整治,但此類現象分散、隱蔽,難以根除。比如,用于放牧的草場轉包出租費用為每年每畝5元至10元,一些承包或承租方為了獲取短期效益而超載過牧,不進行必要的保護與建設,加劇了草原退化。

太仆寺旗一些干部反映,多數牧民基本能做到草畜平衡,然而相鄰省份的一些養羊戶把牛羊趕到當地放養,給牧民一定經濟補償,導致部分草原被過度利用長勢欠佳。這些行為流動性和隱蔽性較強,不易及時發現處置。

記者采訪了解到,錫林郭勒盟有近4000萬畝草原適合打草,多數牧民愛惜草原,能做到規范、適度打草,但少數承包或承租他人草場的經營者為了牟取高額利潤就會過度打草,特別是前幾年干旱造成牧草相對短缺、價格較高,“竭澤而漁”式的打草現象尤為嚴重。一些地方草籽尚未成熟就急忙打草,或者“摟干拔盡”不留草根和草籽帶,對草原生態造成了很大破壞。有關部門雖然采取監管措施,但因草場分散,很難及時發現處理。

為了確保轉包出租的草牧場生態安全,基層干部群眾希望國家進一步指導和支持地方加強草牧場流轉監管,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流轉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并建立健全草牧場流轉服務平臺,將所有流轉行為納入平臺管理,推動草牧場流轉公開、合法,助力監管機構加強對流轉草牧場的生產力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私挖濫采碾壓草原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運輸汽車碾壓草原,私挖濫采野生藥材和植物的現象比較嚴重,種種破壞草原的行為因為違法成本低而屢禁不止。

運輸汽車碾壓草原,車轍形成的自然路縱橫交錯,執法時卻困難重重。隨著旅游業發展,越來越多人來草原自駕游,碾壓草場行為隨之增多。草原上由車輛碾壓形成的自然路因下雨積水容易陷車,人們便繞道開出新路,車轍左一道右一道,使草原傷痕累累,一兩年也長不出草。一些執法人員抱怨說,車輛碾壓草原地點偏僻、分散,很難抓住現行,即使抓住了,由于缺少具體的處理依據,執法人員只好進行警告教育。

草原上私挖濫采野生藥材和植物的現象比較嚴重,處罰力度較輕,難以形成震懾。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每年都能破獲數起在草原上盜挖黃芪、芍藥等藥材的案件,由于現行草原法只能對不法人員進行一定數額的罰款,震懾作用有限,其背后黑色利益鏈很難斬斷,私挖濫采屢禁不絕。

在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每年5月至10月,違法采挖防風等藥材的案件較多,大多發生在深夜,執法人員一到現場,不法者就開車逃跑,如果發生車禍,執法人員還得承擔相關責任。有時不法者被抓后移交地方公安部門,由于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據,公安部門也無法受理,只能依據草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處以相應罰款。

今年9月初,錫林浩特市公安局食藥環偵大隊民警在特警大隊、地方派出所民警配合下,查獲非法盜采的中藥材防風近4噸和一處非法收購窩點,抓獲25名涉嫌盜采盜挖和非法收購野生藥用植物的嫌疑人。辦案民警說,在草原上采挖野生藥材的鏟子約20厘米長,一鏟子下去,就形成一個半圓形的深坑,盜采者挖完藥材,從不把刨出來的土填回去,導致這些地方的草無法順利生長,加劇草原沙化。

有地方干部表示,由于行政處罰資金遠低于違法成本,違法人員雖然交了罰款,但還會繼續違法破壞草原生態。部分監管領域無標準規程,無處罰法律依據,園林設計,只能宣傳引導、說服教育。此外,草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不暢,打擊破壞草原犯罪行為不得力。

基層干部呼吁,進一步修改完善草原法,提高破壞草原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額度,增加違法成本,并賦予草原執法部門行政強制執行權。同時,考慮出臺草原生態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實施辦法,加大對破壞草原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人力短缺財力不足監督管理力不從心

基層草原監管部門普遍存在人員和經費短缺、草原保護執法裝備技術落后等情況,不利于草原有效保護。

記者采訪了解到,園林設計,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正科級單位,機構級別相對較低,對級別較高的牧場、企業進行監管時存在一定障礙。同時,管理局20名工作人員,雖然一半以上長年堅守在基層管理站工作,但因保護區面積大,僅核心區就有580平方公里,全方位、無死角監管難度較大。此外,日常管護經費較為緊張,特別是對在保護區內修路等建設項目的施工、運營全過程監管時,缺乏必要經費,給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一系列難題。

在錫林浩特市等地,一名執法人員負責四五十萬畝草原的監管工作,點多面廣,用傳統手段和設備進行管理的難度非常大。目前,草原保護執法裝備主要以照相機、記錄儀等傳統設備為主,如在草畜平衡工作中,核實牲畜數量時仍以現場點數為主,人力、物力耗費較大,難以滿足信息化、現代化工作需求。

基層執法人員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對草原生態保護裝備技術給予大力支持,與有關科研部門合作研發并向基層提供高端、精準的裝備技術,如遙感技術、光電技術裝備等,為基層高效工作提供裝備技術支撐。同時,希望國家加強基層草原監管機構配置,明確職責、建好隊伍、提升能力,進一步完善監測機制、實行動態評估。

人口多草場少超載導致草原退化

人口多草場少的矛盾在一些牧區日益突出,局部地區超載嚴重,草原因過度利用而明顯退化。

記者在部分牧區采訪了解到,牧業人口急速增長,牲畜頭數快速增加,一些牧區超載過牧嚴重,脆弱的草原生態環境因此遭到破壞。一些草原專家認為,造成草原退化和質量較低的原因之一是養人過多,1949年內蒙古靠草原為生的牧業人口約為26.3萬人,1965年約55.4萬人,2017年達到150萬人。鑲黃旗巴彥塔拉鎮古斯貴嘎查牧民阿拉坦蘇和家有1879畝草場,只能養70多只羊,為了多養點牲畜,他以一年10元每畝租了鄰居2300畝草場。但是連續5年干旱,讓他基本沒有什么收益。而在這個嘎查,人均草場只有274畝,戶均擁有草場454畝。

-->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爽